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夏至放生感想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3 19:03:17
夏至放生感想  夏至大放生是我们自放生组成立以来人数最为众多的一次放生活动,回顾将近四年的放生经历,一时间感慨万千。    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放生的目的各

夏至放生感想

  夏至大放生是我们自放生组成立以来人数最为众多的一次放生活动,回顾将近四年的放生经历,一时间感慨万千。
  
  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放生的目的各异,但总离不开一个“利”字,来放生的人,或为治病,或为改命,或为升学,或为延寿,或为往生,或为了事,或为求子,极少为了修行,更极少没有所“为”,虽说趋利者众多,但因利行善,自然也乐见其成。既然佛陀当初都曾先以欲钩牵,后令如佛智,那么面对如今为“利”而来的放生大军,除了鼓励赞赏外加宣扬,还要时时强调其合情合理,目的不外乎鼓励更多的人放生。然而,有些事做的时间长了,难免忘记初衷,忽略掉深层的目的,反而只着眼于表面的目的。
  
  放生的本意为解放心灵,无论针对放生的人还是被放的生命,放生人的心是被捆缚着的,被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的烦恼所捆缚,被放的生命也被恐惧所捆缚,通过放生这种行为,动物脱离了被宰杀的恐惧,放生者的烦恼也有消减,例如有的人放鱼放了一段时间后,不想再吃鱼了,原因就是他和鱼之间的善缘逐步增加。
  
  因此,放生的表面目的是救众生的命,深层目的则是解脱心的束缚,但是两者并非互不涉及,因为众生是心中的众生,你放入水中的鱼儿本是你心中的鱼儿,所以鱼的解脱就是你的解脱,只是解脱形式不同,你心中的鱼是身体获得自由,你心中的你则是心灵获得净化。
  
  同理,你做的任何事都会因应你的内心,在放生的过程中,无论你出车、出钱、出力----体力、心力(记账、联系车辆、准备相关物品等)还是仅仅发自真心的随喜,最终都化为解脱烦恼的一份力量,前提是你的发心必须纯净,怎样才算纯净呢?


  
  首先是唯一,只为了救命而放生,而不是为了凑个热闹,或者闲着没事用放生来散心,有些人虽然来了,热衷的却是和大家聊家常、欣赏风景,对于放生则只是心不在焉的走走过场,名义上来放生,实则根本无放生之心。
  
  其次是心有怨怼,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人多矛盾就更多,在放生的过程中,觉得张三偷懒,李四粗心,怀疑王五,讨厌赵六,心思都纠结在怨怼上,何谈纯净?放生组本身是个团体,为了“放生”这一目标必须牺牲自我喜好,通力合作,包容各方,即便因此受到不公正的指责而产生情绪,也得自行消化,要么用慈悲消化,念众生被无明困惑而心生怜悯,要么用定力消化,神马都是浮云,否则,它就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给他人,导致他人质疑放生和放生组,或者淤积于心,积攒到一定程度遇缘发作致使自己中途退心。
  
  因此,来放生时一定要时时关注自己的心,很纯净吗?是尽自己能尽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放生或者帮助更多的物命被放吗,无论是向他人宣讲放生的好处、帮助派发放生书籍、整理回向文、统计账目、联系车辆、还是拍照摄影、看称付钱、拎袋搬运,出钱出力,不怕累不嫌烦,毫无怨言内心欢喜,当你的心处于这种纯净的状态时,才能达成放生的深层目的,也就是解脱内心的烦恼和缠缚。佛家常讲,非是我度众生,而是众生度我,放生也如此,非是我放众生,而是众生放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云树遥隔 云树遥隔

云树遥隔成语名称云树遥隔成语拼音yún shù yáo gé成...

云扰幅裂 云扰幅裂

云扰幅裂成语名称云扰幅裂成语拼音yún rǎo fú liè成...

云泥分隔 云泥分隔

云泥分隔成语名称云泥分隔成语拼音yún ní fēn gé成...

云树之思 云树之思

云树之思成语名称云树之思成语拼音yún shù zhī sī成...

云愁海思 云愁海思

云愁海思成语名称云愁海思成语拼音yún chóu hǎi sī成...

最新文章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就在这句话上!心经的...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样几点,便能功德无量在...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知道这一点,轮回在...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件事,福报只多不少,南...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做不到这2点,多拜也无用...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将不堕恶道,但是不是谁...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时,谨记这两个字,福报...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两个字,功德无量!许多...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这五种人,折损福报,南...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都感应得到你的功德,南...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