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3 21:03:58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 问:弟子在组织助念时,只要有人请,无论亡者是否学佛,我们都去,有时一天中会有三个人同时往生,我们无法全部安排助念,更不能保证品质,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请老法师开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

问:弟子在组织助念时,只要有人请,无论亡者是否学佛,我们都去,有时一天中会有三个人同时往生,我们无法全部安排助念,更不能保证品质,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请老法师开示。

答:助念圆满靠自己修行。所以自己对於净宗的经教要了解,理要懂,事要明了,方法也要知道,你对於亡者才能帮助。念佛团同修每个人都要了解,真正帮助念佛人,自己一定有个念佛堂,经常自己在一起念佛,有人来找的时候,你帮助他,才真帮得上忙;否则的话只有形式,实质上就很难说。就像你所讲的,这品质就不是挺理想的。归根结柢一句话,还是自己真正修行才能帮上别人忙。往生的人如果自己真正念佛求往生,他也帮了助念这些人的忙。

为什么?他自然会现出这个瑞相,让助念的人增长信心,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凡事都是互助的。

问:助念期间对病人或亡者的开示不一样,恳求老法师开示的内容做一个规范,方便同修参照。

答:这个开示,古来祖师有规矩,我们不能再立了。亡者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起一个妄念,只有一个念头,一心念阿弥陀佛,所以不能有第二种开示。这个时候讲开示错了,这个时候再叫他听经也错了。这个时候就是一句佛号要紧,最后一念是佛号,决定往生。所以佛法讲十念、一念,四十八愿里头十念、一念都决定往生。能不能往生是最后这一念,所以要照顾他最后一念,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不可以有第二念。什么时候讲开示?是他看到什么告诉你,我看到哪个人在门口,所说的都是死人,都是过去的人,他的家亲说某人我看到了。这个时候就说「念阿弥陀佛,不要管他」,就这么一句话,这是对临终人最好的一句开示。什么境界现前都不要管,他看到地藏菩萨了,看到弥勒菩萨了,看到释迦牟尼佛了,不要理他,阿弥陀佛来了,跟他去,看到什么佛菩萨都不理他。这是重要的开示。所以说一句废话不能有,一句夹杂不能有,这才重要!这不是讲经、讲开示的时候。

问:助念时,有一些居士喜欢默念,这样念,亡者是否能得到真实利益?平常念佛时默念、出声念,受益如何不同?

答:默念时鬼神知道。出声念的时候,不但度亡人,也度一些能听到你的那些众生,听到音声,连附近的蜎飞蠕动都受益,这是好事。所以出声念佛比默念好,道理就在此地。可是现在的社会人口太多了,都市里面住的房子是公寓,我们这儿大声,隔壁就干扰了。在外国,他们的法律不可以干扰邻居,你这里有吵闹,他可以报警察,警察就来劝导你,这个对於我们助念的时候会产生影响。在这种环境里面,助念的时候可以小声一点,还是有声音,小声一点,不干扰邻居,以这个为原则。小声念,金刚持,金刚持口动没有音声,这都是要看当时的环境。总而言之,是以出声为最好。现在也有很多人临终时在医院,医院里面念佛也保持音调低,不要干扰隔壁病房,这都是要考虑到的。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五) (共一集)

老法师主讲2008/5/2 讲于 华严讲堂

普为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及一切有缘众生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古诗原文[挑错/...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古诗原文[挑错/...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古诗原文[挑...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态生两靥之愁,...

最新文章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就在这句话上!心经的...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样几点,便能功德无量在...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知道这一点,轮回在...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件事,福报只多不少,南...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做不到这2点,多拜也无用...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将不堕恶道,但是不是谁...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时,谨记这两个字,福报...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两个字,功德无量!许多...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这五种人,折损福报,南...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都感应得到你的功德,南...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