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避免临终往生障碍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4 21:05:36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避免临终往生障碍 问:“老法师说过,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可是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人赶走,如何防止这种障碍产生?”净空法师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避免临终往生障碍

问:“老法师说过,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可是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人赶走,如何防止这种障碍产生?”

净空法师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一生念佛,但是对这个世间有留恋,舍不得离开家亲眷属,不能放下他的财产,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显示出来是贪生怕死。贪生怕死还是要死,他也没有延年益寿,还是死了。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这个警觉就是平常对生死这一关要看得淡,对于世缘要看得淡,决定不能够留恋,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人老的时候,就要想到快要走了,应该如何来处理后事;后事处理完了之后,心就放下了,走得也会很自在,你念佛功夫也会很得力。最怕的是什么?是你有执着,你放不下,这个很糟糕。

弘法利生也不是真的,也不要把它当作一回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说放下就放下了,你才得自在。所以佛教导我们“随缘”,这两个字好,绝不攀缘。随缘就是什么?恒顺众生。有机缘,我们会很认真、很努力去做;没有缘,念头都不生。

这个多自在!现在有一些人是没有机会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那是攀缘;佛教我们随缘,随现成的,绝不加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里头,这叫真随缘。

大家在一起共修、同学,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里头最重要的是头一条“见和同解”,这一条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志同道合。真正志同道合不容易!我们大家在一起共修,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原则,同一个看法、同一个想法,这种志同道合,这个团体才是真正六和敬的团体。如果这个团体人数再少,四个人、五个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这就不是和合僧团。共识怎样建立?放弃自己的成见,共识就建立了;坚持自己的想法、看法,共识就打破了。

我们说话有的时候很含蓄,所以听的人要会听。为什么?说得太露骨了得罪人。古人讲话含蓄,听的人都很细心,能体会;现在人不行,稍微有一点含蓄,听不懂。戒经里面佛的重戒五逆罪,五逆罪是堕阿鼻地狱。五逆罪里头最后一条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是什么意思?破六和敬。你就想到,我们如果坚持自己的意思、坚持自己的主张,把见和同解给破坏掉,我们就造了这一条罪,这一条罪的果报在阿鼻地狱。将来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还不知道怎么堕的,你说冤不冤枉?不容易!非常非常之难。

所以一定要谨慎,经不能不读。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不明理,不晓得这个道理。真正把道理搞通、搞明白了,自然就放下了,绝不坚持。你来跟我说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只要不妨碍大众修行都好。你说我们的讲堂讲经,你觉得这个位置不好,位子、讲台摆到那边,行,可以。不管摆哪里,反正我们讲经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坚持?这是举一个例子。只要不碍大体,什么都好。学诸佛如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绝对没有自己的意思。大众的意思,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都是妄想执着。他是凡夫,他没有办法,妄想执着一定有的。慢慢的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减轻,这样就好。(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68)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态生两靥之愁,...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只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只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只带旧业指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法师:帮助被附体 净土法门法师:帮助被附体

净土法门法师:帮助被附体的人却不敢接近该咋办?...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中彩票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中彩票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中彩票来护持佛教,是否如法问...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的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的

净土法门法师:带业往生的旧业范畴 净空法师开示:...

最新文章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就在这句话上!心经的...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样几点,便能功德无量在...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知道这一点,轮回在...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件事,福报只多不少,南...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做不到这2点,多拜也无用...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将不堕恶道,但是不是谁...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时,谨记这两个字,福报...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两个字,功德无量!许多...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这五种人,折损福报,南...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都感应得到你的功德,南...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