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佛教中的“了了分明”是什么意思?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5:43
佛教中的“了了分明”是什么意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宏海法师讲解34下面才开始说的要极令了了,我们一般用词叫做了了分明,就是要非常清
佛教中的“了了分明”是什么意思?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宏海法师讲解34

下面才开始说的要极令了了,我们一般用词叫做了了分明,就是要非常清清楚楚,看得很真切,特别是讲到不管你眼睛开和闭的时候都不能散失。眼开眼闭,如果真正相应了以后,确实眼根的睁开或者合上跟它的关系不大。主要是你的心识在起观,这个时候确实跟我们常说的,它是真的。西方三圣、清净海众,确实就跟三维立体图一样如对目前。就跟所有的人俱会一处了。要观成这样,这如此想者名为粗见,这样的国土才叫粗见极乐国土。

这里还讲到,要在心中恒忆这个事,唯除吃饭的时候,这样其实就是指吃饭睡觉除外,二六时中都要提起来这个情形。粗见极乐国土可以称之为相似见,要明白这不是真实见,粗见就是一个轮廓,但是这句话也很重要,讲着讲着为什么出来这么一句?就是语重心长,观到这种份上才只能算作粗见国土。

在我们这里修观法,它有一个,比如世间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一个定一个定的,你入到这个定之前,还没到定中的时候,都叫做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功夫是有了一些相续了,不断地在增进,但是还没有恒守地相应住到其中。

所以粗见极乐国地也可以从这里这么理解,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到了进一步,得到三昧的时候,心跟极乐的宝地才完全吻合,融二为一。

融二为一的时候现前就是这个境界,这个时候才叫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三昧是什么意思?这里又叫做三摩地,印度话,有时候把三昧叫做三摩地,有时候又叫做正受,就是不是邪受,是正的这种觉受。还有一个叫等持,就是平等的一动不动的相续一个状态,这叫做等持,这都是三昧的异名。

如果证到三昧的时候就不是粗见了,是真实见到了,这种殊胜的庄严是你亲自见到的时候,就没办法说了。可能我们不能理解,见彼国土了了分明,应该描绘一下,法喜充满地跟大家分享,怎么就了了分明,不可具说呢?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不可具说就是所有的极乐境界,要观的条件达到了以后,它全部现前了,现前的时候你跟它完全相应,等于你就等持在这其中,你已经在这个境界其中了,怎么说呢?

我们现在有没有得三昧?现在有,现在不是极乐世界三昧,是娑婆国土三昧,而且还不是粗见,是已经了了分明。就这个样子,这个情形,你跟我,咱们和他,我们每天的吃喝拉撒这些情形,还需要格外地说吗?要说不说了?不说了,一目了然,就是这样子了。修到极乐世界修成如此,就等于说入到三昧了,成功地转化了。

是从这样理解才叫作了了分明,不可具说。就是信也不要说了,愿也不要说了,念也不要说了,为什么?说和不说都不可得了,就是这样子的,信不信都不用多此一举去说了。现前了,这才叫做不可具说,是为地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如果没有具备放生的条件, 如果没有具备放生的条件,

如果没有条件放生。可以用以下这些方式替代放生,...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一,素...

如果放生的条件不具备,有 如果放生的条件不具备,有

 如果没有条件放生。可以用以下这些方式替代放生...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

如法放生功德第一 如法放生功德第一

如法放生功德第一为什么放生能得大富贵——因为放...

最新文章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就在这句话上!心经的...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样几点,便能功德无量在...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知道这一点,轮回在...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件事,福报只多不少,南...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做不到这2点,多拜也无用...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将不堕恶道,但是不是谁...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时,谨记这两个字,福报...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两个字,功德无量!许多...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这五种人,折损福报,南...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都感应得到你的功德,南...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