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佛教十大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词汇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6 16:06:52
佛教对国人生活之影响,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自是无法细细解答。不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词汇入手。比如说饿鬼。很普通的一个词,追究根源,应源于佛教

佛教对国人生活之影响,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自是无法细细解答。不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词汇入手。比如说饿鬼。很普通的一个词,追究根源,应源于佛教。我们现如今一些常用词汇,大家都在用着,听起来没有明显的宗教意味,但至少在汉以前佛教未入华夏时,这些词汇是并不存在的。

由于佛教对华夏文化的影响,许多佛教词汇已深深根值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似不亚于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国家哲学(儒学)、本土宗教(道教)。勉强凑了个十大词汇,抛砖引玉罢。

1,饿鬼。

我们常说:瞧你这吃相,像个饿鬼似的。的确,饿鬼是非常悲惨的下场。佛教将众生分成六种轮回,天、人、阿修罗为善,地狱、饿鬼、畜生为恶。那种极恶之徒,自然会下地狱或变成饿鬼或沦为畜生。

饿鬼各有惨状。有的肚大如鼓,有的喉细如针,他们无论如何,注定要忍受饥饿之苦了。

自古至今,国人都有宁可撑死不做饿死鬼之习惯。比如,蹲班房的人哪天大鱼大肉了,那是牢头格外开恩,取你项上人头后,好心不让你做个饿死鬼罢了。

2,大千世界。

记得央视以前有个节目,叫什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其实大千世界也是佛教用语。是古印度传说中一个范围极大的地方。后泛指佛祖所教化的范围。

3,解脱。

汉以前可能没有解脱这一词(未经考证)。我们现在沿用的意思,便是佛教所指摆脱世俗烦恼和束缚而自由自在。换另一个说法,就是涅涅槃

4,刹那。

这个词我们用的多了。小时候写作文,刚会用这个词时,大抵还会得到语文教师的表扬。佛教里指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小到什么程度?一弹指就有六十刹那。换句流行得有点俗气的话说,大概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吧。

5,真谛。

在佛教中,真谛与俗谛相对应。指就是真实无谬的道理。大家一直沿用其意。

6,方便。

佛教用语。权宜之意。原意指采取不同的传教方式使人信仰佛教。大有孔子因材施教之意。

7,心心相印。

有个常用的纸巾就取名为心心相印。那些自以为是的白痴先生,会写成心心相映,就好比大家都喜欢把失物启事写成失事启示,并不以为耻一样。禅宗有“以心印心”之说,指就便是情投意合,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8,不可思议。

真是不可思议,这个词居然都是来自佛教。指思维和语言都不能及的境界。“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9,冷暖自知。

禅宗认为自己证悟的境界,犹如饮水,惟饮者知水之冷暖。名句“春江不暖鸭先知”,是否受此启发?

10,百尺竿头。

中学的时候,给同学写赠言时,就常写“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一般人不知怎么这个词也是佛教常用语。指的是道行修行到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偈: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文/佚名)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杀这 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杀这

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杀这么多犹太人到底是什么因...

净土法门法师:常听经但还 净土法门法师:常听经但还

净土法门法师:常听经但还是约束不了自己,该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帮往生者助 净土法门法师:帮往生者助

净土法门法师:帮往生者助念会不会背因果 问:居士...

净土法门法师:带水果去供 净土法门法师:带水果去供

净土法门法师:带水果去供佛,临行时取一点回家,...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赶快去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赶快去

净土法门法师:希望赶快去极乐世界,可是上有父母...

最新文章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

佛教:整部心经的核心思想,就在这句话上!心经的...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

佛教:给佛供水时,做到这样几点,便能功德无量在...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

佛教:福报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知道这一点,轮回在...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

佛教:福报有限,做好这三件事,福报只多不少,南...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

佛教:拜佛拜菩萨,生活中做不到这2点,多拜也无用...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

佛教:若闻这尊佛的佛名,将不堕恶道,但是不是谁...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时,谨记这两个字,福报...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

佛教:摆放供果时,牢记这两个字,功德无量!许多...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

佛教:生活中千万不要伤害这五种人,折损福报,南...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

佛教:生活先苦后甜,菩萨都感应得到你的功德,南...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