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常识网
标题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2武帝为何发起灭佛运动?看完你就懂

来源:了凡四训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6 16:07:06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2武帝为何发起灭佛运动?看完你就懂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每天一期佛教史,欢迎您的阅读,上一期我们有说过佛教自传来中土以后,因为受到战争以及慜度的“心无义”影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2武帝为何发起灭佛运动?看完你就懂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

每天一期佛教史,欢迎您的阅读,上一期我们有说过佛教自传来中土以后,因为受到战争以及慜度的“心无义”影响,终于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昌隆,佛教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就如同一个暴饮暴食的人,看起来吃的挺多,但总有吐出来的一次,为什么?因为这种发展太畸形了。

在梁武帝时期,佛教并没有依靠自身佛学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而是梁武帝热衷佛学,他及其推崇古印度阿育王,所以也模仿他,用尽全国的政治力量推崇佛教,致使佛教发生膨胀式的发展,当然,这些有梁武帝在背后撑腰,自然看不到弊端。

梁武帝舍身出家图

但自南北开始,战争将广大百姓拖入看不到的深渊,人们急于寻求安稳平定的生活,而出家确实是当时最好的方法,因为当初出家的和尚是不需要服兵役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了和尚,是可以不用上战场的,所以当时但凡有机会,一些百姓还是会奔入寺院的怀抱。

而还有一个点就是财物,寺院修建自然需要土地,而这些和尚也要吃饭,所以佛寺兼并土地也开始兴起,而不仅仅是这一点,如果是香火旺盛的佛寺,每年甚至能从信众那里得到非常多捐献的财物,这些都成为灭佛运动的导火索。

现在依然能看到香火旺盛的佛寺一角

果然,在北魏太武帝时期,服兵役的人越来越少,而佛寺的资产却越来越多,导致国家税收的锐减,终于,在道教徒的建议下,太武帝终于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运动,勒令五十岁一下的僧人一律还俗并服兵役,且没收一切寺院的财产和田地,佛经、佛像全部焚烧。

佛陀图

这次佛教徒可谓损失惨重,大量译本的佛经被焚毁,一些年轻点的得道僧人甚至被强制派上战场。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在100多年后,北周武帝在一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灭佛运动,这一次北周武帝更加狠辣,不仅包括佛教在内,连当时的道教也没能幸免于难,毁掉了几万座佛寺和道观,强迫了几百万人还俗,从这里其实已经看出来当时佛道两教的发展程度。

灭佛运动中被销毁的佛像

光北周一个地方,佛道两教居然有几百万人,可想而知规模多么宏大,但我认为当时的宗教是和国家呈现出一种极端分裂的,因为你佛教吸纳了大量的信众必然会导致国家层面的人力的锐减,这种关系称为“此消彼长”,但一个宗教怎么可以和国家对抗,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被连根拔起。

佛像

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的状况其实和佛教当初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的我们更讲究“合作”以及“共赢”,就是能不能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达到一种共同发展的可能,两个人之间,乃至一个团队,乃至于一个市场,甚至于一个国家,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利益的共同点,然后将这一个点无限放大呢?

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资料:

1.《三武一宗灭佛研究》.张箭.博士论文 2.《佛学50讲》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二杆子 二杆子

二杆子成语名称二杆子成语拼音èr gān zǐ成语简拼è...

如何将放生功德最大化 如何将放生功德最大化

  关于放生的功德大家可能听说过许多了,这里我...

如何将放生的功德最大化 如何将放生的功德最大化

关于放生的功德大家可能听说过许多了,这里我要就几...

如何增强戒杀放生的信心- 如何增强戒杀放生的信心-

如何增强戒杀放生的信心?1.观想各种的动物,当它...

好行阴骘放生救物,玉帝命 好行阴骘放生救物,玉帝命

【原文】一日独坐,袖中一物投地,化三尺绯衣人,...

最新文章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古诗原文[挑错...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

心病终须心药治,...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古诗原文[挑错/...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古诗原文[挑错/...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古诗原...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古诗原文...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

心欲小而志欲大,...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古诗原文[挑错/...

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 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

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古诗原...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